7月10日,我校校長唐志書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等一行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實踐教學基地——河北省平山縣蛟潭莊鎮蹅馬村,專程看望了中藥學院在基地進行藥用植物野外采藥實習的老師和同學。
在領導老師及全體22級中藥學院學生們的見證下,舉行“神農閣”揭牌儀式,唐志書校長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實踐教學基地負責人陳鐘一同對“神農閣”進行揭牌。唐校長在講話中深情回顧了中醫藥的悠久歷史,特別是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強調了實踐基地命名為“神農閣”的深遠寓意,寄望每位學子都能成為新時代的“小神農”,在這片沃土上深耕細作,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不斷探索與進取。同時,唐校長對辛勤耕耘的教師團隊及提供實踐基地服務的校友表達誠摯感謝,并勉勵教學基地建設要持續優化,教學模式“一采四修”要不斷創新深化,以此拓展學術、服務、產業鏈的邊界,實現學、產、研、用的深度融合。
儀式結束后,唐校長一行與師生一同踏上山林,親身體驗采藥之樂。基地負責人介紹了多條采藥路線的開發情況,唐校長親自拿起鋤頭,與同學們一起采藥,并與同學們交流探討。
返回基地后,唐校長到學生宿舍了解了同學們住宿情況和飲食情況。
由實習帶隊負責人、教研室主任石晉麗教授主持召開了中藥實踐教學座談會。石晉麗老師全面闡述了“一采四修”育人模式的創新與實踐,詳盡介紹了該育人模式提出的背景和創新之處,實踐教學內容、日程安排及豐碩成果,強調“一采四修”新模式以其獨特的中醫藥教學特色、挑戰性的教學設計及“認采制用”一體化教學理念,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廣受學生好評,更在業界及兄弟高校間發揮了積極的引領與示范效應。
隨隊輔導員周天老師對“一采四修”五個方面的實踐教學亮點進行了匯報:通過“一采”實現認、采、制、用全程融合,深化采藥實踐,在“修思政”“修勞動”“修美育”“修素質”方面,抓住學生三觀形成關鍵期,營造沉浸式思政氛圍;組織多樣勞動實踐,錘煉學生勞動精神與習慣;提升學生審美與文化素養;塑造堅韌不拔、仁愛濟世的中醫藥人才特質。
參加實踐的4名學生代表分享了實習期間的所見所感。經過十多天采藥實踐,同學們深刻理解了實踐的重要性,親眼見證書本知識活化為現實,掌握百種藥用植物辨識方法。采藥實踐教學活動,不僅提高了大家辨認藥材的能力也磨礪了堅韌的意志。
唐校長聽完大家的匯報和感想后,肯定了“一采四修”教學模式教的優越性和先進性,并鼓勵老師們做好回顧研究,總結教學成果;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內涵,在思政、美育方面探索多種多樣的實踐方法,讓基地成為學生們感受自然之美、學術之美的溫馨家園;通過采藥實踐活動培養當代青年學生的探險精神和吃苦耐勞品質。
中藥學院將依托優質實踐教學基地,深化“一采四修”育人模式,培養更多具備扎實專業知識、高尚道德情操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中醫藥人才,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與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