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為響應國家的戰略要求,進一步做好中醫藥戰“疫”經驗總結,傳承好、發揚好、使用好中醫藥防治疫病經驗,不斷提高中醫藥防控和診治傳染病的能力,同時堅定學生中醫藥文化自信,培養學生運用中醫思維辨治疫病的臨床能力與科研能力,北京中醫藥大學歷經6個月的精心打造,重磅推出了全校公共選修課《中醫疫病學》。
《中醫疫病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聯動的融合創新課程,以“守正創新”為指導思想,注重中醫與西醫、理論與臨床、教學與科研的結合,以溫病、傷寒等中醫經典學科為基礎,結合呼吸、消化、急癥、危重癥等臨床各科,吸收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病理、藥理、病原微生物等現代學科知識,內容涵蓋疫病的中西醫基礎理論與臨床診療防控,以及中醫藥在抗疫實戰中的典型案例等。
該課程教學團隊以校黨委書記、溫病學專家谷曉紅教授為課程負責人,由中醫經典、中醫內科學、中醫兒科學、中西醫結合、傳染病學以及循證醫學等相關領域的23位專家組成。其中部分教師曾親身參與抗疫一線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課程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出,線下選課學生涵蓋本科三年級至研究生三年級不同層次學生,選課人數近百人。
9月14日晚上,公共選修課《中醫疫病學》在我校和平街校區順利開課。課程第一講由谷曉紅教授講授,她以“什么是疫病”“什么是疫病學”開篇,介紹了疫病的古今發展,講述了中醫藥抗擊疫病、護佑中華民族繁衍昌盛的歷史,闡釋了中醫藥防治疫病辨證辨病以及未來展望。最后提出“熟讀經典、勤于實踐、學貫中西、全程參與”的學習方法。谷曉紅教授的開課第一講,引起了學生的熱烈反響,標志著《中醫疫病學》課程順利進入實施階段。
(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