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藥報
我們的德陽第三天和第四天
確定一下今天是
今天上午我們抽時間召開了第一次戰地黨小組會議。會上我們有兩名隊員申請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們分別是我們中最年輕的隊員手術室護士李晶和我們中最瘦的隊員骨科專家趙子義。還有兩名隊員申請加入農工民主黨!分別是我們隊中最帥、最有才的泌尿外科專家張愚和男隊員中個頭最小但力氣最大的骨科專家俞興。
李晶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愛說愛笑的,但是工作起來卻是有板有眼,絲毫不馬虎懈怠。作為手術室護士,她總是最先上臺做好準備工作,無論手術時間有多久,有多累她都會收拾好每件手術器械,為下一臺手術做好準備后才走出手術室。
趙子義是個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人,但是卻特別的謙虛和靦腆。有一天他三歲的兒子給他打電話,問他:爸爸你有沒有救人?他有點兒害羞地說:爸爸是做了一點兒工作。兒子急了:爸爸,你怎么還不去救人呀?別看趙子義是我們隊最瘦的隊員,干起工作來卻是拼命得很。
張愚是我們隊最帥的隊員,我覺得他做得手術和他的人一樣漂亮。來德陽之前他剛剛結婚,新婚燕爾,蜜月還沒結束就走上戰場。來德陽之后,他一直要求到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救援。
俞興業務專長是脊柱外科,在我們東直門醫院有C型臂、脊柱導航儀等設備,手術做起來如魚得水。在這里只能憑著經驗,也正是他豐富的經驗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垂危的生命。
這里是災區,災難無情地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這里更是戰場,作為醫務人員能夠站到抗震救災的第一線與災區人民并肩作戰,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我們最大的榮耀。責任與使命在不斷凈化我們的心靈,無論是中國共產黨還是各民主黨派,還是群眾,在災難面前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取得抗震救災的最終勝利!
真的很感動!真的很激動!德陽第三日,再確定一遍是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德陽醫療隊于
昨天晚上11點鐘左右外面下起了雨,這是我們到德陽后的第一場雨,挺大的,能夠清晰地聽到雨點兒落地的聲音,這場雨大約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我給大家發了我們出發前醫院準備的雨衣和雨傘,大家也還都沒有睡。
由于這邊一直以來余震不斷,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每個房間除了桌兒上放瓶子之外,窗臺上也擺上礦泉水瓶,同時每個房間安排一個人值夜班。由于下手術后隊員已經很疲倦,因此安排值班的方法也比較特別:值班人員能睜著眼最好,否則必須至少喝2瓶礦泉水,由同屋人監督,以保證值班人不斷起夜,以便有大的地震時提醒其他人。
我們肩負的任務不準許我們自己先有情況!
后來知道凌晨的地震有6.1級。
降雨和余震肯定會影響到前方的救援工作,一直以來大家都非常關注一線的救援進展。我們專家組的成員在不斷分析營救出來的傷病員的類型以及處理對策,在積極救治目前醫院內現有傷員的同時,為進一步接收新的傷員做好準備。
在我們8人的醫療救助隊內有三王,如果你喊
大王是指創傷外科專家王建軍主任,在我們的團隊里他擔任的角色是業務總指揮,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王”。大王身高
今天的一臺手術可是花了大王不少時間,上午8點半上臺,下午2點多才下臺,我問大王如何?大王說:不難!就是有點兒費事而已。患者是一側腓骨骨折,一側脛腓骨骨折,還有髁上股骨干骨折,一個病人做了三個手術,大王的評價:算是快的了。
一整天我們醫療隊只做了兩臺手術,但累計花了12小時的時間。另一臺脊柱手術名字就有一大串:腰4爆裂骨折、腰3至腰5側放滑脫、馬尾神經損傷,行腰2至骶1固定、滑脫復位、硬膜外修補術。
接臺手術是河北保定中醫院的專家,今晚隊員們有望休息。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德陽醫療隊于
(宣傳部)
今天是我們來到德陽的第三天,由于救援工作日夜在進行,我們的專家和河北保定醫療隊專家輪流上臺。輪到我們有時是上午開始手術,下午兩三點鐘才能下臺;有時是下午手術,晚上十一二點回來,我覺得好像沒有了時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