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指引,在校黨委領導下,學校各部門上下聯動、踔厲奮發、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各項事業齊頭并進,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學校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經過對學校各類要聞的點擊排序及綜合遴選出了10條重要新聞。現呈現如下,以饗讀者:
一年來,在教育部黨組的指導下,學校高舉黨建引領旗幟,堅持鑄魂強基,扎實推進高等中醫藥教育事業發展。12月9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到北京中醫藥大學調研,親切關懷學校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一、多項國家級黨建雙創項目取得新突破
中藥學院黨委入選教育部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成為我校首個獲此殊榮的二級黨組織。生命科學學院整合醫學中心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我校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增至4個。機關黨委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黨支部入選教育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中藥學院張曉冰同學入選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至此,我校有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4個,全國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1個,研究生黨員標兵1名,臨床醫學院獲公立醫院黨建示范醫院1個,公立醫院臨床科室標桿黨支部2個。
二、北中醫人專屬學位服“鵲先生”吉祥物官宣
北中醫專屬學位服亮相。新版學位服以中式對襟假兩件長袍為主體,衣袖處采用雙層袖疊穿設計,彰顯華夏衣冠之美。中式立領加中式盤扣點綴,有中正平和之意;學位帽墜以葫蘆形穗、袖口繡如意葫蘆紋,有懸壺濟世之意;主體為中式對襟長袍,綬帶分別前后延伸下垂,靈動飄逸,有“中式為主、中西貫通”之意。習古創新的設計,既顯“風度”,又有“溫度”,彰顯了中華文化自信。北中醫校園吉祥物“鵲先生”閃亮登場。“鵲先生”的外表形象以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喜訊和幸福的喜鵲為原型,內涵寓意以古代名醫扁鵲為原型,扁鵲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為中醫體系的形成和建立開辟了道路。鵲先生不僅是校園文化的鮮活載體,詮釋著北中醫“勤求博采,厚德濟生”的校訓精髓,承載著北中醫人的傳承故事,更以新穎活潑的形式講述著中醫藥故事,鼓勵北中醫人追求精湛醫術,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三、我校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王琦院士團隊牽頭,王濟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項目“中醫體質辨識體系建立及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我校鐘贛生教授參與完成的《經典方劑類方研究模式與中藥配伍禁忌規律性發現的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同時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展現了我校在中醫藥科技創新方面的獨特優勢。
四、我校31名學者入選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和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在美國斯坦福大學John P.A. Ioannidis教授團隊和愛思唯爾數據庫(Elsevier Data Repository)發布“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Stanford University Top2% Scientists List 2024)中,我校22名學者入選,其中7名專家學者入選“終身科學影響力”榜單。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客觀真實地反映出科學家的學術影響力,入選“終身科學影響力”榜單的專家學者,意味著在其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世界影響力。在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中,我校共9位教授上榜,彰顯了我校教師在自身研究領域的全球影響力。
五、我校高質量通過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
11月7日下午,北京中醫藥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意見交流會在良鄉校區召開。專家以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的評估經驗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深度“問診把脈”,為學校進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開出“良方”。本輪審核評估自10月15日至11月7日,專家組全面審讀了學校“1+3+3”報告、教學示范案例等相關材料,調閱材料590份,訪談座談243人次,聽課看課46門次,實現了校領導、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全覆蓋,切實推動了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六、我校與英國牛津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英國當地時間11月15日下午,在牛津大學,校長唐志書與Burdon Sanderson心臟科學中心名譽主任David Paterson教授,簽署北京中醫藥大學與牛津大學合作諒解備忘錄,標志著兩校交流與合作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本次簽約儀式進一步加深了兩校之間的了解、擴大了共識,有助于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資源共享,為中醫藥國際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兩校合作有望攜手開創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新亮點,為人類健康事業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
七、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傳統醫藥教育論壇在京召開
12月3日,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在北京開幕。4日上午,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的“傳統醫藥教育論壇”作為大會平行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校黨委書記王瑤琪表示希望攜手國內外中西醫高等教育院校,共同推動中醫藥教育與傳統醫學教育、現代醫學教育融合發展,促進中醫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醫藥智慧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專家們一致認為,各國應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傳統醫藥教育改革發展。
八、我校第七屆教代會、第十屆工代會擘畫學校發展新藍圖
12月6日,我校第七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十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會議總結梳理了過去五年學校的各項工作和成績,并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及新時代黨和國家對中醫藥發展和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提出的要求,明確了學校九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會議號召,全校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教職工要繼續發揚團結協作、奮發向前的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沿著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擘畫的“新藍圖”,遵照全國教育大會發出的“動員令”,堅定不移地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奮力開創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建設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北中醫人的智慧和力量。
九、我校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區教育大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我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深化區校合作,共同服務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我校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教育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口援疆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對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北京中醫藥大學“雙一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十、我校11名學子以醫術傳大愛接連救人獲贊譽
2024年,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威望、師玥、王鵬宇、張潤澤、曹鳳、王鎂汐、張舒文、陶俊安、葉軒志、高穎筠、皮珊珊等11名學子,憑借扎實的中醫理論知識和醫學實踐技能,先后在面對緊急突發醫療事件時,迅速研判病情,采用心肺復蘇、中醫急救等措施,成功幫助患者恢復意識,穩定病情。他們的英勇事跡獲得社會及媒體廣泛贊譽,展現了中醫學子的擔當與風采,踐行了“醫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